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9:56    次浏览
文·摄影/本报记者刘晓君天堂园公墓的草坪葬区和树葬区4月2日,记者跟随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前往包头,就当地殡葬改革情况和清明节期间的工作部署进行了实地采访。几十万枝鲜花换烧纸走进包头市天堂园公墓的鲜花超市,记者看到白色、黄色的菊花或被扎成花篮、或被扎成捧花、或者三三两两零散地插在装有水的塑料桶里。该公墓的工作人员小贾告诉记者:“祭奠故去的亲人,献上鲜花寄托哀思,已经是很多市民的清明祭祀习惯。我们公墓已经准备了2万余枝鲜花与市民拿到公墓焚烧的烧纸进行免费更换。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今年清明节期间,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加入文明祭祀的队伍中,减少烧纸带来的污染和火灾隐患,该市的稀土高新区、九原区、东河区、昆区、青山区的民政部门引导各区公墓加大了鲜花免费换烧纸的投入力度,届时将有几十万枝鲜花等待市民去换取。21个家庭选择绿色安葬“为了推行、倡导绿色殡葬,包头市的多个部门要在4月5日开展绿色安葬活动,采用树葬、花坛葬等绿色生态方式免费为逝者安葬骨灰。这也是包头市连续第四年开展绿色安葬活动。自3月19日到3月31日,我们就接到21个家庭报名参加4月5日举行的免费树葬活动。”包头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包玫介绍道。另据了解,包头市为了推进殡葬改革,自2014年3月26日起,全市各殡仪馆停止收取遗体拉运、遗体火化、遗体冷藏、骨灰寄存4项殡葬基本服务收费,停征后此4项基本服务所需经费由该市财政和旗、区级殡仪馆各自的旗、区财政负担。2014年该市共火化遗体7016具,免收基本殡葬服务费1158万元。开辟免费树葬区从4月5日起,包头市民政局在天堂园公墓开辟了免费树葬区,届时只要具有包头市户籍,并采取树葬的均可以在此安葬骨灰。据了解,树葬是指骨灰装在降解罐内深埋在一棵指定的树下,或把骨灰撒在土壤里,上面种一棵树作为纪念。一般人群采用树葬的,该公墓仅收管理费、工本费和刻字费。而城乡低保对象、农村“五保”对象、城镇“三无”人员等“六类人群”参加生态安葬时,免除所有费用。另外,包头市民政局继续在各大公墓、骨灰堂、殡仪馆倡导群众实行视频追思、填写追思寄语卡、时空邮箱、家庭追思会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。治理殡葬市场“由于我们缺乏处罚权,在对殡葬市场进行执法检查时,总是有些力不从心。整不好,我们还会遭到当事人的攻击。”包头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副处长赵志宏说起日常工作,也很无奈。据赵志宏介绍,3月25日,东河殡葬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说,在东河区的一村子里有一村民设灵堂、吹吹打打祭奠去世的亲人,非常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,希望他们能够派人前去劝阻。接到举报后,东河殡葬管理所的3名工作人们赶到现场,出言相劝,谁曾想工作人员话还没说几句,死者的亲属拎着木棒、铁锹开始围攻工作人员。现在这3名工作人员还在医院接受治疗。“每年的清明节前夕,我们都要对丧葬用品零售摊点进行规范,尽管困难重重,经过我们的努力,时至今日还是有成效的。丧葬零售摊点全部规范在指定的地区,沿街再也没有占道经营此类商品的流动摊贩了。”赵志宏说。【相关新闻】首府老人段先生青睐树葬4月3日,本报热线电话铃声响起,记者接起电话,话筒那边说:“我想咨询一下,首府哪家公墓有树葬。我想百年之后,选择树葬。”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打电话的老人姓段,家住丽苑小区,今年75岁。他看了本报3月30日刊登的题为《清明节祭扫:由黑白灰渐变彩色调》的通讯后,对文中提到的绿色安葬方式很感兴趣,尤其青睐树葬。段老先生说:“树葬不仅省地、还省钱,而且这郁郁葱葱的树木对净化空气也有好处。我想通过《北方新报》呼吁和我有一样想法的老人,身体力行倡导绿色安葬。”